您好!今天是:2025年-4月17日-星期四
近日,一名村干部抱怨說,自己的手機又超負荷了,上面裝了10多個政務APP,涵蓋了黨建、財務、民政、社保、綜治、計生、環保等不同的領域。根據上級要求,不僅需要下載這些軟件,還需要每天上傳工作日志,閱讀新聞等等,讓本身忙碌的基層工作更加不堪重負。
隨著“互聯網+”時代的到來,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政府部門將“互聯網+政務”的工作模式用于基層政務管理,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發布信息,公開政策,督促工作落實,確實起到了有一定積極的意義。但是,現在一些政務APP讓人眼花繚亂,讓基層疲于應付,個別政務微信公眾號遠離群眾,甚至淪為“僵尸號”;有的工作微信群甚至成了秀場,存在“干得好不如曬得好”的傾向,讓形式主義帶偏了“指尖辦公”。
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配和象征,政務APP的推廣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,提高工作效率,為基層干部解壓,然而卻被個別領導一味追求“面子工程”的形式主義帶偏了。將政務APP的建設當作自己的政績工程,追求工作特色亮點,只要能網絡化就立馬建設,并且各部門缺乏統籌協調,各自為陣……政務APP不是花架子,不能只追求形式,這樣一來,不僅挫傷了基層干部的自覺性和積極性,增加工作負擔,還會因此破壞干群關系的和諧,讓工作停留于形式,缺少了實干精神。
因此,政府信息化的建設不能簡單地按照行政模式來推進,要注重功能的整合,化繁為簡,盡量整合資源,實現共建、共享、共用,更要建立具有針對性的以群眾滿意度為導向的服務系統。一味的靠行政的手段強行推廣來獲取點贊的方式難以長久,不僅讓“互聯網+政務”的模式淪為形式主義,更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。
政務APP是政府機關創新服務的新舉措,是服務群眾,提高工作效率的好事,但是現在還處于摸索階段,在建設“指尖辦公”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真抓實干,轉變作風,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杜絕“變種”的形式主義。
作者:董芳廷 滄縣大褚村鄉政府 來源:昆侖策網【作者來稿】(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)
1、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大家學習參考;
2、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,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;
3、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,文明上網,依法守規,IP可查。
內容 相關信息
? 昆侖專題 ?
? 高端精神 ?
?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?
?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?
?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?
? 國資國企改革 ?
? 雄安新區建設 ?
?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?
圖片新聞